sunshine 发表于 2019-1-9 11:01:59

大神的技巧学不完,不如自己来做考研学霸!

   我们都说要善于像他人学习,于是我们不停的看各种大神的考研经验、考研技巧。学习大神的技巧有助于我们不走弯路,但是依赖各种技巧只会让我们走入死胡同,不如学习大神的思维方式,自己也成为大神,毕竟技巧是学不完的,好的思维方式却能让我们受益一生。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学霸的“养成”方法~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学生时代,有些人每天都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不行;有些人做的题也不多,课外生活非常丰富还总是能考第一。考研时期,你明明每天都很认真的学习,但隔几天再回头看自己学过的知识,又全部都忘光了。而有些人却依旧记忆深刻?或者是依旧学习时间很久,却依旧没起色?

  明明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台,为什么会有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最终还是落得平庸?

  事实上,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如果一个人在考研学习的表面上很努力,而实际上格局和视野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他感动的只有他自己。

  决定人的能力层次的,并不是努力程度,而是做事情的方法——思维方式。与其天天点灯熬油的努力学习,不如停下来多看看别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

  ►学会刨根问底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算是刨根问底呢?这里可以举一个学霸的例子:

  比如拿到生物“细胞分化”这一概念,他会仔仔细细的读一遍书,一个字都不放过,而不是看一遍就忙着做题了。然后他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细胞为什么会分化?”“是所有细胞都会分化吗?”“分化有什么类型?”“分化的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

  他经常强调“把书读薄”这一点,比如第一遍用几个小时,第二遍就用几十分钟…直方法,到用几分钟就能看完整本书并在脑子里重温一遍他才觉得这本书学会了。

  其实,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学习方法,需要的只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思考为什么、还有什么可能性、以及最重要的把这些疑问付之行动。

  很多考研人可能认为,这样学习太浪费时间了,这个样子我根本无法完成对自己设定的学习计划。

  但是!刚刚开始奋战考研的你们,其实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多次往返重复复习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懂得、记住这些知识点。而多刨根问底、了解根源,会加深你的记忆力,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原理基础

  人类任何知识都建立在基础概念之上,对基础概念的把握是人认知的地基,它的牢固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对基础概念、定理的理解层次和深度如何是考研学习极其关键的一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相信这个定律再学渣的人都知道,但一般人只满足于这个公式的字面意义。而不思考为什么是这个公式、这个公式与其他公式之间的联系。

  我们知道面积的含义是指一个物体所围成的区域大小。如矩形的面积公式=长*宽。这几乎是人天生的经验,不需要加以验证纯粹通过直观就可以获得的知识。

  在我们看矩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时候就发现了两者惊人的相似之处——三角形面积=底x高÷2,矩形=底x高,也即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矩形面积的“一半”。

  而有一部分人会无法满足与这种“文字描述”,而是画出自己的理解图,去亲自实践这个理论的可行性。

  如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相应矩形面积的一半”就被他们很直观的接受了,也就是说他们知道了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公式,脑子里有个非常直观立体的概念。可在一般人那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还停留在字面意义的底x高÷2上。

  一个只知道字面定义,一个却深知其机理,这两者的认知在深度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而这也是一些人与学霸之间的区别。

  对于此种思维方式,大部分的人是不知道有这个区别。而现在已经知道了原理的重要性后,要怎么做呢?

  多思考!首先,我们要先重视起普通原理,不能再像往常一样,认为基本公式不重要、不研究、甚至连背都不背。之后,就是你自己的思考了,多把一些基本原理放在一起,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多参考原理及公示背后的事。

  ►具备整体性思维

  整体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从宏观方面把握一整年的复习。从复习安排上来说,每一阶段的复习需要多长时间?哪个科目是弱势?需要多安排多少复习时间?复习过程中大致需要抽出多少时间去做其他必要但与复习无关的事情?是否需要借助考研辅导班的力量帮自己减轻复习压力?该报一个什么样的辅导班才能最大限度地配合复习?这些问题都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样才能让你的复习计划有条不紊。

  从复习总量上来说,你要大致把握的是你需要复习多少科目,共有多少本书,专业课的复习量和公共课复习量的比重调节,数学复习整体的需要哪几大块知识,英语复习哪些题型应该重点练习,政治的五大部分大致从何时开始复习才能做到遗忘量最少等等。

  只有做完以上两步,你才能对考研路上的学习量和紧张程度有一个大致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具备系统性思维

  这种思维主要针对的是知识的复习。

  第一,要对每个科目的知识大框架要有最基本的把握。这一科主要讲的是什么?共分成了多少个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每个章节需要注意大块知识点是什么?大知识点下面大约包含了多少需要深层了解的细致知识点?这是从大到小的系统分析,便于形成知识树。

  第二,复习出现问题要从源头分析。我做错题目是因为哪个知识点出了问题?这个知识点属于哪个章节?对于这个章节我是否还有其他的疑虑?我该如何解决?是重新看一遍这一章?

  第三,注意书本和书本,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复习的某个知识点是否和其他书本当中的知识点相通相连?某一道题目里考察了多少个相连的知识点?都在哪本书里可以找到?这是联系性的系统分析,便于形成知识网,举一反三。

  ►保持从细节入手

  具备宏观的规划和大致的知识框架之后,就需要带着细节性思维去捡起零碎的知识给这个大框架里面添砖加瓦。和背诵英语单词的思维一样,什么考点是高频考点?什么考点是易错考点?什么考点是低频可能会考的考点?什么样的考点在哪种题目中常见?不仅要把细碎的知识点摆放在框架里,还要区分出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适用性,让你的知识大楼不仅坚固而且有亮点。

  ►剔除无用信息

  罗彻斯特大学的杜杰·塔丁(DujeTadin)近日对媒体表示,“不是说高智商的人,单纯在视觉方面更擅长,而是说他们在视觉方面更加有识别能力”。

  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召集了高智商和一般智商的两组志愿者,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实验。研究人员让两组志愿者观看同样的视频。视频内容是电脑屏幕上不断移动的小条状物。志愿者被要求分辨这些条状物是在向左还是向右移动。

  与一般智商的人相比,高智商的志愿者能更快地识别出电脑屏幕上条状物的移动方向。也就是说,高智商人群在聚焦移动的小物体时,更擅长剔除更大或不相关的背景影响而锁定目标,这刚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的大脑在处理某些任务时比其他人更加高效。

  在考研学习中,我们的无用信息就很多了。

  比如自习室其他同学的状态、自己衣服到底好不好看、考研的教材是新的还是旧的等等。

  现在大家看到这个,可能在心里鄙夷到:这不是废话吗。

  不!很多人都会被“强迫症”这一词安慰,进而将帮帮所说的上述无用信息看的非常重要:我今天的衣服不舒服(可能只是不好看),我要回寝室换一套再来学习。这就是你没有成功地剔除无用信息。

  ►一种思维方法: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假定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混乱,我们总是在同一时间内做太多的事,情感与理智,创意与分析,直觉与论证,这让我们思维效率低下。

  根治混乱的方式在于保持敏锐,保持敏锐的方式在于专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但是为了专注而又不失全局,有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内思考不同的事,这就造就了地图式的思考——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把思维地图分为六个部分:事实、情感、好处、坏处、创意和控制。所谓事实,指由观察和聆听获得的真相,而非想象。

  所谓情感,喜怒哀乐皆是。

  所谓好处,就是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利益和机会,这种思考方式还要求列出原因,即为什么是好的。

  所谓坏处,就是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损失、问题、障碍和压力。

  所谓创意,就是创新,这涉及到水平思考,水平思考和逻辑思考,即垂直思考相对立的,是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看待问题的方式。

  核心假定在于世界是可能性主导的而不是确定性主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多角度多侧面的看待问题,寻求事物的发展(事物能成为什么),寻求事物的未来,而不是去确定事物是什么。

  多角度多侧面的发散式思考是创意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在考研的整个复习状态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思维方式去想一下,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当不想学习的时候,想想这样做的好处坏处、仔细分析再决定。

  努力是考研的一方面,良好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二者的结合利用才能让你变身学霸,在考研中脱颖而出!


20广外考研论坛交流QQ总群:421743100加入广外考研各专业微信交流群请加微信号:gdufskaoyan / gdufsky(备注年份+报考专业)http://www.gdufskaoya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1/08/134412lxfzw6vsxzpjj3jj.jpg(点击图片获取20考研详细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神的技巧学不完,不如自己来做考研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