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考研论坛 发表于 2020-9-6 09:54:29

21考研人请注意!你可能赶上了最好的“小年”~

本帖最后由 广外考研论坛 于 2020-9-6 09:59 编辑

考研的同学每年都会听到大小年、奇偶年等说法但是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据说今年是最好的“小年”?让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什么是考研“大小年”?
考研中的“大年”、“小年”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年: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了,这年就是“大年”;
小年:与“大年”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线降低。另外,也一个院校“大小年”的说法。就是说,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要说大小年,首先就要看看国家线,毕竟国家线是各校的“最低线”,若国家线上涨,自然影响各个学校学院的复试线。首先来看看考研人数变化: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可见最近几年考研人数每年都有加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近两年,每年都能增加近50万人参加考研。所以,如果你所打算报考的院校线与国家线持平,那么无论大小年,国家线上升的概率都比较大。

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是否真的存在呢?
从试卷难度上看:
公共课:
相对来说题目难度一直比较稳定,特别是政治和英语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
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一般来说,偶数年的考研难度会增加,奇数年的考研数学会稍微简单些。从近几年考研数学的平均分也能看出一二。


专业课:大多是由学校自主命题,所以在题目难度的调整上也就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比如,当题目相对比较容易,考生得高分自然也不难,这就会导致录取线也高居不下。另一方面,对于降分来说,有时候只是表象。如果是评分标准更严格或者题目难度增大导致降分,意味着考生要学的更深才能成功上岸。这些变化反映到数字上,就能观察出大小年的“规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没用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大家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参考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报录比情况,并且将分数线变化和真题难度变化进行一下对比。

院校的“大小年”
相信很多同学报考的院校分数线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线。比如自主划线院校,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每年分数线远高于国家线。对于这些院校,即便每年考研人数增多,但是如果报考该院校的人数降低,分数线还是很有可能下降的。不过大部分的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院校,每年的报名人数都相对稳定。所以能够明显出现大小年的院校往往集中于B区。
当然,若该年份院校出现扩招或者增设新的学院/项目,分数线也会有波动。例如2017年人大扩招,很多同学就“捡漏”了。对于2021年考研来说,虽然没有明确通知,但很多院校都在自家官网上宣布扩招,所以今年“捡漏”的机会还是大大滴有的~
“大小年”能决定考研结果吗?

分数线是我们评判大小年的主要依据,我们大家在说考研的时候,也总是会说“考高分”。实际上,决定我们上岸的是分数线的高低吗?是,也不是。考研和高考一样,分数决定排名,但是真正的竞争不在于分数,而是排名。院校在制定复试线的时候,依据的并不是我们要多少分以上的学生,而是我们要前多少名的学生,最后一名的成绩就是复试分数线。
21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
先上结论,21考研是小年。首先,今年研究生招生扩招至111.4万。





另外,按照上面考研数学奇偶年的分析。2021年是奇数年,难度会稍微降低。但是,别高兴得太早!虽然刚说2021应是“小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岸容易哦!考研人数逐年攀升已是常态。特别是今年,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即便是扩招,也不能解决大多数的就业问题。往届生以及二战考生,甚至包括因疫情导致失业、降薪等影响部分在职人员会继续选择考研。

所以,大家不要迷信地觉得今年该到考研小年了,题目会容易些,复习时可以稍微省省力……还是建议大家把2019的难度当做自己的考研标准,再往上进行自我提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1考研人请注意!你可能赶上了最好的“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