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 23广外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汇总!
1、考研初试过了,复试会被刷下来吗?初试过了,不代表复试没有问题,广外考研总成绩中的占比40%,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人品等方面内容。①初试总分500学科: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60%/5+复试成绩×40%;②初试总分300学科: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60%/3+复试成绩×40%2、复试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学校研究生院会提前发放考研复试通知,在通知里面会有详细的复试安排细节,及时关注学校网站。3、复试线公布之后,什么时候复试?考研复试线下的话一般的学校会需要2~3天时间,线上复试一天就可以完成复试,具体看学校安排。去年广外复试线和复试名单公布时间是3月25日,复试面试时间是3月26日-4月4日(不同学院不同),从出复试名单到复试最快的就1-2天时间,节奏很快,所以千万不能等复试名单出来再准备,这样就会很仓促。4、复试考试应该怎么考?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笔试分为英语和专业课;面试也是分为英语和专业课。同等学历、某些学校跨专业考生,需要加试。5、复试的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规定时间到复试高校进行报道;进行专业课笔试、英语听力或者翻译考试;之后进行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试;如果是跨专业,某些高校会有专业课加试考试;考完试之后等待成绩和offer。6、前几年的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对今年复试有参考价值吗?复试分数线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判断一个院系的大体分数线,在还没有出来分数线的情况下,参考往年复试信息,及时着手准备。7、复试的结果是不是由导师说了算?面试结果会综合各位导师的建议,另外复试占比为40%,所以初试和复试笔试成绩还是很重要的。8、考的分数刚刚过去年的院系分数线,应该做哪些准备?分数线刚刚过线,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认真准备学校复试,表现优异,很大可能会逆袭;另一方面,一旦没有被目标院校录取,时刻关注调剂信息,做好调剂准备。两手准备,做到有备无患。9、本科期间有挂科,会影响复试吗?不会影响研究生复试录取,只要复试过关,在研究生开学之前拿到毕业证即可。导师联系10、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11、导师招专业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12、导师不回邮件怎么办?导师一般都是不会回邮件的,除非你之前跟他有过交流,但是不回不代表导师没有看到,发邮件还是很有必要的。13、复试前,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不要太频繁,如果真有事要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14、性格比较文静,性格外向的学生会不会更受导师喜欢?过于外向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易交流。比起踏实认真但思维一般的学生,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的学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导师需求的最理想状态是既能踏实用功,思维又清晰活跃的学生。15、往届生,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对于问题理解能力强,导师面试时会有偏向吗?往届生相对来说专业基础不够深厚,但是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往届生有工作在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地进行科研。而这,恰恰是应届生的优势。其实,应届生和往届生各有优势和劣势,导师对他们不会区别对待,关键看个人素质。16、我的本科学校不是很好,会不会被歧视?广外老师说过,广外复试中不允许学生透露个人信息,复试过程中不可透露个人姓名、本科院校等信息,同时不接受校外调剂,在绝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平。(原话来自今年官方招生视频中老师答疑)17、相对于跨专业考生,导师会首选本专业的考生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是跨专业考研,相对于本专业考研,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稍有不足。这也是很多导师倾向于要本专业的学生的原因。但对于专业门槛不是很高的专业来说,比如文科专业,导师更倾向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综合面试18、面试前如何准备?(1)选择合适的服装;(2)训练良好的礼仪;(3)锻炼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英语听说能力;(5)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知识;(6)提前准备一些题目;(7)老师关注的焦点;(8)回答问题的策略;(9)调整身心状态。19、面试如何着装?着装不必太过严肃,也不能过于随意。建议选择相对正式又不失朝气的着装,整体搭配应得体整洁。女生不要浓妆,不要佩戴过多首饰。20、社会热点结合专业知识,这类型问题如何回答?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报考院系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反映了这段时间院系关注的焦点,面试时这些热点知识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21、如果问到刚好是所不知道,或者没有底的怎么办?此时考生一定要诚实,就说不是很了解,不要不懂装懂。然后利用一定的面试技巧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也会给老师应急应变能力比较强的好印象。22、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或者是未来规划?该类问题旨在探寻学生的读研目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提醒大家实事求是上策,诚实坦荡是要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