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著作 | 内容/评价/地位 |
马克思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经济和经济学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光辉起点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
《哲学的贫困》 | 该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 |
《法兰西内战》 | 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 |
《哥达纲领批判》 | 这部著作深刻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最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纲领性文献 |
《资本论》 | 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
恩格斯 | 《反杜林论》 | 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
《自然辩证法》 | 该书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该书用唯物史观阐明了国家的实质和其消亡的必然性,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 | 《神圣家族》 | 马恩的首部合著,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从异化劳动理论向唯物史观的过渡,论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该书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
《共产党宣言》 | 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德法年鉴》 | 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
列宁 | 《国家与革命》 | 认为可以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捍卫、阐发和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科学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基本特征、内在矛盾以及发展趋势,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该书的观点给马克思主义反动哲学以毁灭性打击,粉碎了唯心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攻,深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的基本观点,捍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