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shine 于 2020-8-8 12:13 编辑
英语口译考研群:698629158 20级英语口译学姐复习经验谈 (感谢分享,祝好!)
写在前面
三本跨考在初试惨遭滑铁卢,后来我毅然决然的二战。即使一战失败了,但那大半年我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从2019年7月份开始我又全身心投入备考。备考期间难免胡思乱想、自我怀疑、动摇初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不得不说二战比一战走的踏实了些,当查成绩发现自己有400+,我便报了明德尚行的复试班,感谢那时候学姐的耐心指导和老师负责的提醒,让我一路坚持到了拟录取。
#码上进入淘宝抢购课程#
现在,正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三本院校的同学们奋战在考研第一线,我把我的考研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大家在考研这条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个人情况初试402,32名,复试87,总排名17,2020级广外高翻英语口译拟录取。本科某三本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过四六级,暂无任何CATTI证。
择校情况
广外是我从高中便开始向往的学校,所以没花太多时间思考择校问题。有人说:“择校要看自己能力,不要好高骛远”。但我认为考研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突破自己原有的能力鸭!
所以MTI院校、分语言类和综合类院校,在我看来语言类院校会好一些,当然很多985/211之类的综合类院校也很好的,这就看自己的追求吧。再者就是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能力、语言学习氛围等等。总而言之,一旦自己笃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找对属于自己的方法一路坚持。
时间安排
一战(3月-12月): 早上7:00-11:30 下午2:00-6:00 晚上7:00-12:00 严格执行,但是个人觉得就算时间很多,但效率不高,而且没有掌握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战(7月-12月): 早上9:00-12:30 下午2:00-7:00 晚上8:00-凌晨1:00 没有严格执行,学累了就休息,但是学习的那段时间注意力集中,效率会高一些,而且知道了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试经验分享 政治+基础英语+翻译+百科
政治 广外目前没有像上外北外一样算技术分,所以我认为政治越高分越好,不是说达国家线就够了。 选择题
关于教材: 徐涛老师的冲刺班视频配上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有历年真题。学习顺序是:中国近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特——马克思主义——思修(形式与政策自己每天关注新闻就好了,学翻译的这个也是必要的,所以在政治上就不会再花时间去看材料)
关于时间: 8-9月中旬一轮(边看边做笔记); 10-11月二轮(复习笔记和错题,然后再重新做题)
关于习题: 一轮复习的时候是学完一节再做题(用铅笔),错题有个专门的表格汇总。二轮是尽量只复习笔记和错题,复习完一章再做一遍题,之后在查漏补缺,补充笔记。(12月就可以只回顾笔记了)
简答题: 关于教材: 肖四肖八大题全背+后期肖老出的考点预测背诵版
关于时间: 11月份开始背,先背考点预测,再背肖四肖八。因为考点预测先出,而且和肖四肖八是有部分内容重合的,尽量让自己背关键词然后会默写。
基础英语 广外基础英语分三个部分:30个单选+4篇阅读+400字作文 多读外刊积累固定搭配;专四2000题(东哥那分享的电子版) 广外阅读前两篇是选择题,不难;后两篇是简答题,有点像高考语文阅读题,不过它是要你做summery或者paraphrase,或者让你解释某个单词。所以我把市面上的阅读理解都买来做了:星火,华研,星火180篇,上海高级口译阅读理解真题。 因为我从来没做过问答式的阅读题,所以我做问答阅读理解前上网搜了问答式的题目怎么抓点答,然后把自己做过的题目分类,分成:summery,paraphrase之类的,总结起来以后自己做就按照自己分析的步骤来。 主要是积累外刊表达,自己做头脑风暴。头脑风暴的步骤大概是先看一篇经济学人,然后就这个主题拓展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件事的原因,造成的正负面的结果,解决措施等等。 7月份开始每周一个话题写一篇作文。总的来说,广外作文紧跟时事。有了一战的经验,二战我准备了一本非常厚的本子用来收集观点和写作文的本子,着重阅读和自己写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话题,比如垃圾分类,贸易战,香港问题,低头族,人工智能等。重点是要动手写! 每天一面专四2000题,每天3篇阅读:两篇选择一篇问答,7月份开始每周写一篇作文。 翻译分三部分:词条+汉译英+英译汉 广外师姐那买的笔记四件套的词条+中国日报+政府报告+真题+符学长的群分享的资料+翻译练习中看到积累; 广外的翻译汉英偏向文学类,英汉今年考的是中科院博士的一篇英语阅读,讲的本土文化。所以什么类的翻译都要接触一下,但是可能我的侧重点是文学。而我个人是英汉比汉英好一些。 汉译英: 一战武峰入门,老师在书里介绍了一些翻译技巧,这对入门来说是比较有用的。三笔二笔是学翻译必备的教材,里面的题材属于实用类文本比较多,我是一战的时候把三笔练完了。
二战7月份韩刚老师的这本书,属于更上一层楼的小伙伴看比较合适,因为韩老师的翻译很地道很灵活,如果像我这种基础比较差的人来说搞不好会弄巧成拙,所以我只看韩老师汉译英部分,目的是积累一些表达。
8月练习了韩素音比赛的真题。建议大家都要练。首先,2019年就考到了原题——清华种种。其次,这些文章是偏文学的,广外今年的题风比较偏文学类。当然,里面的文章比较难,所以自己译出来的成品可能会很丑,但是就是要通过这样积累别人高手的表达,这样自己以后就可以套用一些四字词之类的。
9-10月份练了散文佳作108篇一定要练,并且自己要准备好一个小本本去积累里面的表达
11月份可以专门练徐老师公众号的真题。
英译汉: 一战:武峰、三笔、叶子南 二战:7月练了二笔 8月韩素音真题 9-12月经济学人和星火阅读理解里面偏文学的文章。
翻译练习过程 二战大概是6月份开始断断续续练翻译,7月份开始每天花四个小时在翻译,比如今天在练翻译前先复习昨天翻译修改积累的表达和自己对翻译的理解,之后再翻一篇英汉和一篇汉英,然后第二天润色,润色完修改对照,思考不同译文差异的原因,然后摘抄笔记。
汉英方面,我一直是很差劲的,我做不到把汉英翻到特别地道讲究美感的程度,所以我在汉英方面只追求没有太多基本的语法错误和搭配不当的错误。但是汉译英当中要学会分析句子与句子内在关联,要尽量把结构关系译出来,这个在政府报告的译文当中最能体现。
我在备考阶段给自己的翻译分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最开始的时候就想着能够表达清楚即可,但每次的练习都是红笔一大片。进入这个阶段的小伙伴要再咬咬牙坚持,当自己的练习到了一定量形成语感后就会好很多了,所以这个阶段我的练习量比较大,一天一篇英汉汉英。
如果看到自己的英汉翻译进步了,也就是可读性增强了,就可以开始追求“达”,练的题材就加大难度并开始润色自己的译文,让自己的译文看起来更具可读性,但是又不会过分增减词或者意译。所以这个阶段我的练习量是基本2-3天一篇英汉翻译。在这个阶段,自己的译文追求的不是量和速度,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为什么这句话别人翻译的和自己不一样。
与此同时用个小本本积累下自己觉得比较好的表达,而这个过程切忌唯“参考译文”论,要有自己的辩证思维去欣赏译文的差异以及这个差异对原文和对读者会造成的影响。在我看来,这个阶段英译汉最主要的是“信”,过来才是“达”,如果自己的译文既“信”又“达”,那分数会可观的。
而汉译英最主要做到“信”就可以了。在翻译过程中切记“过度发挥”,比如过度意译过度删减,而这个“度”怎么拿捏?这就是自己在练习后与参考译文对比后自己不断思考悟出来的一个东西。
关于翻译理论 最开始可以看一些理论书,我看了叶子南,张培基和李长栓的书,但是要记住翻译是为了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让读者看得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自己要先理解,再检查自己的表达和原文有没有出入,会不会造成错译。
有不少人最开始学翻译因为看到一些理论在翻译的时候就过度强调一些技巧理论的用法导致译文不可读。这个就需要自己去克服这种意识了,这些问题都会经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思考后得到解决。
所以在我看来,当自己能够客观判断欣赏不同版的的译文的时候再去看翻译理论。比如很多人纠结意译和直译,当你在练习了很多文本之后,在看刘季春教授的书就会看到里面就举了一个例子:among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 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直译是:如离水之鱼;意译是:感到不自在;而直译+意译就是:感到不自在,如离水之鱼。
这时候你的感受就是:三个翻译各有各的理念,但第三个既保留了原文的比喻,又指出了原文到底要表达什么内容。这个时候就不会说这种情况是过度意译,也没有说过度添词。以后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大胆采用直译+意译的方式处理文本这样。不过这只是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英汉自己批改其实就够了,但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自己认识的英语老师或前辈看一看,因为他们的建议能够让你更好的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 汉英的话自己批改就是看自己有没有语法错误,然后看自己的搭配得当不得当,我一般就是把自己的搭配Google一下看看别人是否这样表达。然后一定要积累参考译文的表达,英语忌讳重复,多样的表达是最好的。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别人批改,或者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批改,减少语法错误。
我的词汇量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得不断查字典。不要觉得到时候考试不可以查单词自己平时的练习当中就不查单词。平时做练习时不懂就查,查了要用一个小本本记下来方便回顾。
如果在考场上遇到实在不懂单词,就先往后译,然后看一下自己空开来的句子的上下文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已知的词猜测这句空开来的话,然后先填上,让文章通顺。 百科分三个部分:名词解释+公文+大作文 从决定考MTI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积累名词解析并且尽量抽时间看人命日报评论员(公众号)的文章,我从11月份开始每个星期写一篇公文,然后偶尔拿给我本科写作课老师改。 名词解析:明德尚行的百科蓝宝书+在广州晒太阳学姐的笔记+政府报告汇总的+新闻看到的+微博热搜。2019年考的题目是什么都考,2020就和2018年以前的题型一样侧重点政府报告,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什么都看,尤其是新闻,然后用百科笔记本记一下来。 这个随便一本公文写作书都可以,主要用自己思维导向图把每个文种的行文规范。要求、注意点之类的总结打印出来再配一篇范文,12月复习就可以了。一定要下手写,最好找老师帮你看,这样你才知道自己到底那块环节出错了。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公众号+为你写诗app+纸条app。 不用想的太辛苦,记关键词就好了,剩下自己编。这个过程就有点像别人在和你讲一件八卦,然后你会知道原来发生了这么件事,然后你再和别人说一样。只不过背百科要特别注意一些词条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具体时间,造成的影响就可以了。 复试经验分享得知自己能够进复试,想着一定要加油不放过机会,所以就报了明德尚行的复试班(10节课),课堂上学姐给我提供指导,正确指导,如何备考如何做题,并随堂给我附带联系和及时指出我的问题。负责的老师也很好,会一直给我加油鼓励和提醒。由于今年疫情原因,复试考试内容为交传和面试问题。而我之前一直备考视译和复述,没有学过交传,老师就免费给我安排了一节课,学姐在考前两天和我介绍了交传,拿了二口的资料给我练习。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真的好暖心~广外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复试的时候没有自我介绍,老师只知道你名字,没有问你哪里毕业之类的问题,面试我的一共5个老师,都非常的亲切,坐中间的是教授,一身正气,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书香气息的感觉(没夸张!!)b站别人总结的SpeechRepository(voa常速,bbc和ted对我来说还是太难了 ) 徐老师公众号+陈菁视译紫色那本+领导人发言 历年真题+上外完形填空真题。 自我介绍,写了给老师修改+收集来的历年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答案汇总成英文文本,每天都背一遍。
*你觉得译员必备的素质是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你是怎样的人 *你对我们学校高翻院了解多少 *说说你知道的翻译理论 *......可不可译(我忘记具体什么了) *翻译需不需要天赋 *读过什么翻译理论书 *如果被录取了你的计划 *你将来的计划(毕业之后) *后面就不记得了......
写在最后
在心情方面,不论是二战还是一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忧和恐慌还有心烦之事。在我看来,一些负面情绪会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所以那些忧虑就放在自己心里消化就好了,或者偶尔和自己的朋友出去吃顿火锅吐槽一下。
在背单词方面,每天都要背,刘毅10000、gre绿皮、如鱼得水,背了又忘,那就忘了又背。在笔记方面,我是手写笔记+平板电子笔记,但我觉得不用总是纠结别人怎么做笔记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同,适合自己最重要。在外刊方面一定要读,而且只固定一本就好了,我备考的时候每天都读经济学人,主要是leader板块,business板块。最开始读可以报班,看看老师是怎么带着你读的,大概坚持两个月就能习惯经济学人的文笔,读着就不会感觉很艰难。
最后,每个人坚持都能有所收获,只要自己不断学,不懂的总有一天会懂。在这一过程当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要学会虚心,不做伸手党,不把别人不求回报的帮忙当作应该。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20岁,一次妥协之后处处都会妥协。不论看到这篇东西的小伙伴是一战还是二战还是什么,不论你有什么计划有什么纠结,都还请和自己说一声辛苦了,毕竟很多时候,计划是推迟,不是搁浅。
【识别二维码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