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目前来说,绝大多数报考外校的考生由于主客观条件,对报考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导师缺乏必要了解,但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越来越多的考生可以通过网上资源查询到导师信息,也逐渐意识到提前联系导师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让正确的联系导师呢?0 \+ E7 I6 I+ F: S6 `/ e9 l
一、联系导师的重要性
客观上来说,导师希望考生能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若不是本校考生,导师由于繁忙的教研和教学工作无法抽身对报考者的能力和研究兴趣,科研状况,学习情况等信息进行了解;
0 S/ J6 n+ k. T! [! V, ~
其次,若学生主动联系导师,会让导师觉得考生对此专业感兴趣,也助于考生大致了解到导师的性格,办事风格等,从而增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再进行相关的面试准备,努力展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成功向老师“推销自己”。4 u$ x: ^) s3 N# m$ n. \' l
9 x p, y3 Q. |; b2 L: {& e ?
二、联系导师的方式--邮件
* k; g( L" y5 Z- h% c
导师的邮箱一般也会公布在校园网上。邮件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信息量大。比如考生可以通过邮件,向导师详细介绍自己,如研究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考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是考生与导师交流的较好途径之一。$ V7 j, y% d8 x* c7 k
: j* R9 x) z% @' U B
在联系导师之前要提前对导师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如:学习和工作经历;当下的工作职务和职称;出版的著作,文章,学术立场,学术风格;师生相处中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等。+ d J) X% L( W6 {
三、其他联系方式
1.电话联系:这是联系导师的一个重要方式,此处的“电话”指的是导师的“办公电话”,要尽量避免拨打导师的私人电话,大部分导师的办公电话都在校园网上公开。9 W$ u8 o* x, b( v
2.面对面交流:这种方法会给导师留下直观的感受,双方都可以对彼此进行深刻的了解,但很多考生由于紧张或准备不充分而表现不佳,放大缺点,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考生需要提前充分做好对导师所在相关专业的了解;把握自己对学科发展的认识;未来的打算等,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和求学渴望。但注意在与老师的交谈中要体现耐心,谦虚的态度,学会自然地交流。
3.导师的亲朋好友进行推荐: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国度,若能够通过导师的周围熟悉的人进行推荐,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考生可以通过学校论坛,校内网,QQ群,同学介绍等方式对导师的亲朋好友,历届师兄师姐进行咨询,但注意不要问及导师隐私问题。
四、注意事项:
1.考生不能触碰的几个雷区:0 G$ T) C% w ?, Z6 n
(1)过分了解导师信息:如:复试会考什么;复试导师的组成;复习参考用书;% i' l; v3 _/ W2 {; ^& z
' \+ b" o" O1 S
(2)过于频繁地联系导师:这样会导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利用节假日给导师写信,邮件或者微信;
(3)毕业后就业问题:导师招收学生是为了传授知识,若考生询问毕业后就业问题,会让导师认为考生只是把自己当成找工作的工具,在联系导师中很忌讳这一点。- Z1 H9 |6 P, w E% B7 y2 D
2 |' f1 P& W- }7 l% [
2.遵循的三大原则:+ v. H$ b; }5 d' i9 G' L
3 p+ G% I. b9 W+ S" o! o" I) h! T
(1)实事求是原则:考生向导师如实讲述自己的研究兴趣,特长,科研和实践情况,要诚实,不走捷径;! h( U4 I2 x. k9 c, o+ c) _- g; E( H
. _2 c7 x: H2 P8 M1 {
(2)与人方便原则:考生尽量考虑到导师的工作需要和休息需要,不要过于频繁联系导师,也不要在工作时间联系导师;
(3)重点突出原则:和导师讨论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特长,讨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学习安排,这是导师很乐意听到的部分。: p1 _! ]' U* i9 i, }
8 Q2 g. h [# r
提前联系导师,对于复试的考生们只有好处,希望各位同学们不要腼腆,积极与导师们沟通,提前向导师展示自己,对复试和未来的研究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