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复试笔试90, 面试89.9,录取总成绩82.54
3月25日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上午面试,8点在候考室抽签,8点半面试开始。我们这一届25人进复试,我手气很差,抽到了最后一个,于是从8点一直等到12点多。抽完签之后,一个老师跟我们说了一下面试的要求:①13分钟看一篇文章(在面试的教室旁边的教室里看)②简述自己的研究计划(要有具体的课题)③老师提问。面试全程说日语,这次没有自我介绍,进去面试时,老师们会就那篇文章提几个问题,问题不难,可以在原文找到答案,所以回答时我有点纠结是不是该用自己的话回答,但因为没有时间思考,所以基本上还是照搬原文。然后就是简述自己的研究计划,然后老师就我的研究计划提问,所以是几个专业性的问题,事先准备的其他问题都没问到,不知道其她人的情况是怎样的。
今年候考的时候气氛比较轻松,学姐会和大家聊天,我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就坐在那里听。后来安静了下来,我就反复读自己事先写好的研究计划和面试问题的答案。面试时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直说复试参考书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不会。
由于面试完已经快12点半了,而笔试是下午1点开始,所以我匆匆地吃了饭之后就直接去参加笔试。
翻译研究方向的笔试是三道题,前两题是简答题,有字数限制,往年划了格子,今年没有。第一题是写100字以内,5道小题各6分;第二题是150字以内,3道小题各10分。第三题是作文题,题目三选一,写800字以内。考研的确是一场信息战,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我都向学长学姐请教了很多。备考复试时,我在请教了学姐学长之后,于3月初发现了命题规律,于是我把自己觉得会考的题目整理了出来反复背,所以这次笔试简答题8道小题,我猜对了7道。三道作文题全部事先写过并请外教修改之后背了下来,考试时默写了自己最想写的那一篇。最后剩45分钟,凭借模糊的记忆组织自己没猜中的那道简答题的答案和检查作文。笔试2个小时,3点结束,日语语言文学的都在同一间教室考,有不少人提前交卷走了。我不习惯太早交卷,在剩最后几分钟时才交卷。
因为9月报名时要选研究方向,所以在决定要考广外之后不久,我就开始考虑要选择哪个研究方向。在请教了学长学姐之后,决定选翻译研究方向。确定了之后我买了复试的书来看,翻译研究方向的只有两本参考书,一本是谢天振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另一本是许钧的《翻译概论》。刚开始看这两本书时,觉得自己接触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很多东西无法理解。因此有点纠结是不是该换个方向,然后就去找老师商量,最后还是决定不改了。其实准备复试时,每看一遍,就能理解更多,最后有些还能背下来。
初试前看了1遍复试参考书之后,今年2月初开始看第2遍,每天看2-3小时。2月15日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开始整理笔记。因为2月底学长发了《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的笔记(图片版)给我,我就对照着补充,再根据笔试试题的字数限制删减到150字,《翻译概论》的笔记是自己整理的。之后开始背诵,每天上午背2小时。3月初时发现命题规律之后,就重点背自己觉得会考的题目,一半的题目书里是没有完整的答案的,书里的都很零碎,但我在导师们的论文里找到了答案。
关于笔试作文,我看了学长学姐给的往年试题题目,发现翻译研究方向每年必考的作文题是具体的研究计划(课题,目的,意义,方法),其他题目基本上隔一年考一次,所以包括研究计划在内我准备了5篇作文并请外教修改之后背诵。研究计划第一次写真的很难写好,我前前后后花了快1个星期的时间才勉强写出自己觉得还可以的研究计划。笔试时没写,但没想到面试时用上了。
面试问题我准备了30个左右(包括基本问题和专业性问题)并请外教修改之后背诵。真的非常感谢我们学校的外教,准备初试和复试时他给我改了很多作文和面试问题的答案。因为我口语不大好,所以一开始是每天跟读NHK新闻,后来和一位同学通过电话用日语聊天来练口语,还上了几节免费的口语课。她也考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