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姐介 大家好,我是25广外社会工作专业拟录取研究生X学姐,我本人就读于四川某双非一本,本科专业为经管类,属于三跨考生一站上岸。
选择广外的原因是:双盲,无歧视,专业课四本,相较于其他学校7、8本的参考书在我接受的范围内,加上自己想去广州,喜欢外语院校,最终决定报考广外的社会工作专业。经过7个月的高效备考,最终成绩总分420+,英语政治总分160+,专业课260+,专业排名前三。

我是从5月中旬决定考研的,真正备考时间是5月21日—12月20日我把整年的备考规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前期基础期、中期巩固期、后期冲刺期。
25广外考研Q群 553550238
前期备考经验 前期基础期(6月1日—8月30日) 从5月21日到6月1日这段时间,由于我是跨考生,这一个多星期,主要就是搜集专业课的资料,以及找学姐咨询,通过多种渠道,我发现了明德尚行这一家专门针对广外考研的机构,经过几天的考虑,我买了明德尚行蓝宝书。通过这本书的讲述,加上其他的资料我在四本专业书上勾画出了重点,整理思维框架,给初期迷茫的我找到了方向。然后从6月1日起我就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漫长背书路程。
专业课 社会工作原理包括王思斌和顾东辉的两本书,由于王思斌那本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最开始从这本书入手,我花了半天把这本书通看了一遍,然后就从第一章开始整理思维导图,主要就是书中的大标题、小标题、三级标题。整理完后,我又开始整理顾东辉的那本书,在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发现这两本书的共同之处很多,比如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研究等,问题都是相似的,但是答案可能侧重点不同,所以我就根据字数要么择一要么综合两本的答案。根据明德尚行蓝宝书中的广外历年的真题,我总结了广外的原理重点就是王的1—9章以及最后一章的社会工作督导以及社会工作研究。除了王顾两本书共同的地方,我还单拎出来顾这本书中王没有的重点,比如:人类需要与贫穷,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星期,找到背书的方向。(PS:其实我自己手上有别人整理过的思维导图,但是我始终认为自己整理才能对这门课程有清楚的了解,特别是对于跨考生而言尤为重要,不要觉得浪费时间,因为这能给后期的背诵减轻负担!)
6月1日我正式开始背王这本书啦,刚开始背真的很痛苦加上我大三下册的课还挺多,背了又忘,有些时候很怀疑自己,但是还是咬牙坚持,王这本书的第一轮结束差不多在7月初,但是我当时真的觉得和没背一样,但是我没管,依旧坚持背,边背边整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暑假我也是在学校的,那段时间很充裕,基本上是从早上8点30分学到晚上10点,除了吃饭和放松,每天大概要学10+,其中背书占了7、8个小时。白天基本在背书,晚上会进去默写当天背的一两个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写不出来还是很正常,我都是边看边默写的。
总之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背原理两本书,打好基础。遗忘是常态,坚持才是硬道理!关于怎么背,背哪里,建议就是跟着网上的带背或者明德尚行蓝宝书勾画的重点去背书!作为跨考生建议第一、二遍全书背诵,也不一定全要记牢,但就是要花时间去背,能对整本书的脉络有更清楚的认识。
英语 首先我的英语基础应该算是不错的,高考130+,四六级都是裸考过的,但是由于本专业学英语的机会不多,所以前期英语还是花了点时间的,但是后期用的时间真的很少,主要就是背单词加刷一套真题,11月背作文模板。如果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前期每天多花一点在英语上,但是也不要太多,还是以专业课为主。这一阶段,单词方面:每天用不背单词app背单词,一天两百个,过了一遍后,我每天就是雷打不动的三百个,纸质的单词书买的是新东方的,主要就是利用吃饭、背书背累了或者晚上回寝室的时候背,纯粹就是挤时间背单词。阅读方面:03—09年真题,看唐迟的18封神版的阅读,每天一篇阅读,错了就整理生词,复盘,总结错因。最开始我每天早上花10分钟左右跟田静的每日一句,练习长难句。
总之,这一阶段主要就是背单词+刷阅读真题+总结复盘,基本上6—9月我一刷完了03—21年的阅读真题,留了三套最后模拟用。
政治 高中我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很久没有接触,刚开始还是有点不知所措。我是从8月20多号才开始备考政治的,在这之前我只买了资料(肖1000,徐涛的核心考案和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并没有碰。开始,看的是徐涛的政治课,配套肖秀荣的1000,边看边整理思维导图,顺序就是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每天晚上就写肖1000看的那一章,然后复盘。没有基础的也可以适当早一点。这一阶段也就一个多星期主要就是网课+肖1000+总结复盘。
中期备考经验 中期巩固期(9月1日—10月31日)
专业课 这个阶段在背诵原理的同时,开始了专业课实务部分的背诵,我也是花了半天时间把范林这本书的思维导图整出来,结合明德尚行蓝宝书上面的问题进行勾画,直接拿着范林这本书背诵,背诵的过程也在整理名词解释,方便后面的二轮、三轮背诵。基本上就是上午原理,下午实务,晚上抽点时间默写。这本书的脉络比较清晰加上原理中涉及了实务的部分,所以背起来也是很快的,第一遍大概半个多月。到了10月初,在背诵范林这本书的同时,开始库少雄那本书的背诵,主要就是范林那本书没有的部分,这本书虽然很厚,但是我觉得可靠性不是很强,主要还是另外一本为重点。
这一阶段主要就是一直背,反复背,原理和实务同时背。主要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部分。每天晚上也可以模拟一下,对于写不出的第二天着重背一遍。
 学姐笔记展示
英语 每天还是300单词+二刷真题(二刷就只刷10—21年),10月份可以开始小三门(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的学习了,新题型我主要看的是刘琦的,每天一篇,翻译我没有看网课,就是直接写真题,然后对照答案,自己总结。完形填空跟了易熙人几天,后面也是靠做真题,复盘!找错因!
这一阶段就是背单词+阅读一篇+小三门真题和网课(虽然内容很多,但是阅读已经是二刷了,完成一篇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政治 继续看徐涛的网课,由于后面的时间很紧,所以我都是2倍速看完的,差不多9月中旬看完,后面就没看网课了,主要就是按章整理思维导图、刷1000,对于史纲的部分强烈建议大家画时间轴,把对应的史实写在时间轴下面。
这一阶段没有开始背大题,推荐用仓盾小程序刷1000还有各大名师的模拟题,熟悉每一章的知识点,不一定要记住,能选出来就行了。
后期备考经验 后期冲刺期(11月1日—12月20日)
专业课 每天一如既往背书,先原理后实务,车轮战轮流背,这个时期真的是量变达到质变,背诵速度很快,基本上几天就一轮。但是还是轮流刷,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背原理的热点论述,主要就是买的熊猫学姐的资料以及决战20天,实务的案例分析每天晚上也开始背和写,主要用的也是熊猫学姐的资料以及网上买的案例大全。然后自己尝试总结出自己的案例模板,每天练几道题,也不需要完全自己写,可以参照答案自己积累术语。
英语 11月份,我在前期的基础上,开始看作文网课了,最开始跟的是石雷鹏的作文,跟了几天,我觉得不适合我,我就换成刘晓艳老师的了,她讲的很有趣,也很能激励人,给我痛苦和枯燥的考研生活带来了一些欢乐。在她讲的课的基础上,我总结了自己的作文模板,每天就翻出来看一看,12月份就开始疯狂背作文模版。单词每天还是300个,阅读也是每天都刷,这一阶段已经是三刷阅读了,小三门就根据实际情况轮流刷真题,正确率在这个阶段已经大大提高了,公共课的时间主要就分配给了政治。
政治 11月初,每天就是看知识点,小程序刷选择题,每天晚上抽时间看腿姐的技巧班(真的很有用,快速找到考试的重点),有时也背腿姐背诵冲刺手册后面的万能模版(虽然没背完,后面也忘记了,但是我感觉还是有点用的,能对各章知识点有点了解)。11月10多号,肖八到了,就每天做一套它的选择题,到了12月份已经刷过几次肖八了(第一遍后,可以用小程序刷),然后看名师总结的热点题,用关键词法背这些热点,同时基础知识也要及时回顾。到了12月初,离考试仅剩一个多星期了,肖四到了,就开始疯狂刷肖四选择题、背肖四大题,一直背到考前,虽然今年大家说肖四没压中,但是结合肖四,考试的时候我也能编出来,如果大家实在不放心可以结合腿姐的大题7页纸,那个比较万能。
总之,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是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只要意志坚定,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也希望26考研的友友们能坚持下去,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复试经验 我的复试准备时间只有二十多天,是从初试成绩出来的第二天开始的,准备的时间安排相比于初试就没有那么高强度了,但是还是每天都在学。
广外社会工作的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笔试(一道论述、一道案例分析)100分、专业面试(中文面试70分+英语面试30分)100分。复试占总成绩的40%,占比也是很高的,所以复试也不能掉以轻心。
我大概就是花一天时间整理资料,主要通过往年学姐提供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总结,准备好之后,就是每天按部就班的背,然后自己模拟,自己说给自己听。笔试的过程就是120分钟两道题,面试就是双盲,不能提供个人信息,抽签进行面试,进去以后,老师在你对面,让你选择三个信封中的一个,选了一个后,他会读出中文题目,有1分钟时间思考写在所提供的草稿纸上,然后进行作答。中文回答完毕后,一位老师用英文提问,学生用英文作答,整个时长20分钟,如果20分钟未到,老师会追问。
其实面试时,会发现自己背过的东西坐在那里完全想不起,只能凭着自己的基础知识展开进行论述,这就需要大家一定要打好基础,老老实实的背书、理解和总结!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26考研复习建议 前期准备 ①明确目标: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了解考试科目、招生政策、历年分数线等信息。 ②收集资料:准备好目标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如《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实务》等,还可收集历年真题、辅导资料、线上课程等。 ③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能力,制定分阶段的复习计划,包括基础、巩固、冲刺等阶段。 ④建议基础薄弱/跨专业/备考不知从何下手的同学,可以选择报读明德尚行辅导班,广外直系高分学长、学姐亲自授课,课程结合了初试重难点和真题题目进行剖析讲解,合理高效地抓住备考重点,调整学习节奏,上岸更有把握。
基础阶段-三个月 ①专业课:通读专业核心教材,梳理知识框架,标记重难点,结合思维导图记忆核心概念。 ②英语:每天背诵单词,可使用《考研词汇闪过》等词汇书,不背单词app,同时学习语法知识,通过分析长难句、做阅读练习来巩固。 ③政治:可以先初步了解考研政治的基本内容,关注时事热点,为后续复习打基础。
巩固阶段-两个月 ①专业课:继续背诵,分题型突破,结合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关注社工领域热点,如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整理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的答题思路。 ②英语:二刷真题,分析错题原因,总结答题技巧,开始小三门。 ③政治:刷肖秀荣《1000题》,梳理马原等科目的逻辑框架,理解知识点。
冲刺阶段-两个月 ①专业课:继续背,进行限时模拟考试,背诵高频考点和重要知识点,结合案例集强化答题逻辑,注意答题规范和时间分配。 ②英语:进行全真模拟训练,优化时间分配,查漏补缺,背诵作文模板和好词好句。 ③政治:背诵肖四肖八的主观题答案,突击时政热点,通过模拟题巩固知识点。
其他方面 ①心态调整:考研是持久战,要保持积极心态,每周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缓解压力。 ②定期总结:定期总结复习成果,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③关注信息: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考试大纲变化等,确保复习方向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