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复一年的考研轮回中,经济学考研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2019考研的小伙伴已在冲刺阶段,而你也许还在为怎么样复习而迷茫,在此小编整理了一套经济学高频考点,希望能帮2019年考研备考的你。
►财政基本含义
一、基本含义
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他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二、本质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和“财政是国家经济行为”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说“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并不意味着忽视财政法制化和立法监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居民共同构成市场的经济实体,在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时,说“财政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对表“财政”的含义则更为明确。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
►财政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和公共性:由财政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的两个并存的鲜明特征,即阶级性和公共性。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时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财政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一、基本职能
1、资源配置优化
由于市场存在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效应,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这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注射,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有:
(1)根据政府经济职能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调控稳定经济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政府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调整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就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3、收入分配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或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受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或俱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甚至同要素及劳动投入不相对称,而过分的悬殊将涉及社会公平问题。
因此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监督管理职能
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职能。
二、财政重要作用
财政参与分配社会产品,必须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来源于经济,它在一国经济发展和分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5、可调节资源配置。
6、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7、促进经济机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财政政策
一、概述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各级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关键作用。
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财政的基本特点,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本书的四个方面。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财政政策工具就是在前面各章节中讲过的各个财政范畴,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1)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1.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就是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经由某种媒介体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期望值)的复杂过程。
2.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一般来说,政策实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有效;反之,则为效果不佳或无效。
3.财政政策乘数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可是它的这种作用大小就是我们要说明的财政政策乘数问题。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货币政策简介
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3.不同的政策组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在经济学中,"需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分析在封闭经济并实行自由利率条件下,从它们对总需求的影响角度来考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问题。
五、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功,表明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的灵活和完善,掌握宏观调控的艺术日趋成熟,在这个方面的成功经验,至少可以概括并理解七个主要内容。
►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分类
我国财政收入分类有必要采用三种不同标准的分类。
(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3)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可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
2.收费收入和预算外资金
(1)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有关文件的说法,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2)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3)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税费改革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既要有利于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又要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实施。
(4)我国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即预算内)的收费所占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甚至低于财政体制比较集中的英国和法国,但是,如果从收费占全部政府收入的比重来看,则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收费的比重较大,而且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内(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中),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分别安排使用,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特点。
►财政赤字
一、财政平衡
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矛盾。任何国家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都面临财政收支总量关系的处理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财政收支大致相等,我们就说这个国家的财政是平衡的。
二、财政赤字
1、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2、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
(1)口径。
在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关于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问题,或者说是计算赤字(或结余)口径问题。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如下: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2)财政赤字的分类。
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
三、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及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运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只分析财政赤字对总量平衡的影响;二是引入货币金融市场运用IS-LM模型分析较为复杂的财政赤字影响。
2.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1)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两种常规方法
(2)不同的融资机制产生了的不同经济效应。
(3)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
四、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1.IS-LM模型对分析财政赤字效应的运用。
IS-LM模型对分析财政赤字不同融资机制下不同经济效益具有的特殊作用。
2.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所谓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指由于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而挤出了民间支出(投资或消费)的现象。挤出效应的规模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分析。
3.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
为了分析长期IS-LM模型,我们需要引入潜在产出水平(或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这个概念,即在价格水平上没有上升或下降趋势时的产出水平。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同样能够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进行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意思: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一、联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个体行为的分析。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二、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2)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l00%之间。
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之后。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Coase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从未将定理写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试图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则无法避免表达偏差。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科斯(RonaldCoase)最早在1960年论文《社会成本问题》(TheProblemofSocialCost)中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例子:工厂排放的烟尘使得居住于工厂附近的5户居民损失375元。假设存在着两种治理污染的办法: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除尘器,其费用为150元;二是给每户居民提供一个烘干机,使它们不需要到外面去晒衣服,总成本为250元。
如果工厂有权排放烟尘,5户居民可共同给工厂的烟囱义务安装一架除尘器,费用为150元。在居民具有不受污染之害的财产权的条件下,工厂会选择安装除尘器。
按照科斯定理的含义,不论给予工厂以烟囱冒烟的权利,还是给予5户居民以晒衣服不受烟尘污染的权利(即财产所有权的分配),只要工厂与5户居民协商时其协商费用(即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市场机制(即自由进行交易)总是可以得到最有效率的结果(即采用安装除尘器的办法)。
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有以下几个难题:
(1)资产的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
(2)已经明确地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转让?
(3)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分配产权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不利于解决外部影响。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导致偏离帕累托最优。
19广外考研论坛交流QQ总群:421743100 加入广外考研各专业微信交流群 请加微信号:gdufskaoyan / gdufsky(备注年份+报考专业) 微信公众号:广外考研论坛(guangwaikao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