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生认为:初试分高的能力一定不差,经验一定值得借鉴,初试分低者的意见就没有参考价值。这种想法初看起来,合情合理。毕竟没凭关系、没凭长相拿到了高分,那不是实力是什么?但这其中还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编今天就带各位考生一起分析,如何从考研失败者身上,学到有用的复习经验。
在区分高分和低分时,各位考生不妨好好研究一下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所谓的初试第一与排名最后者之间的分数差有多少?这里面的落差有多少是由于政治、英语分数差造成的,有多少是因为两门专业课分数差造成的。
譬如第一名的政英高出平均成绩20分,但专业课平平。而最后一名同学的政英刚滑过及格线,但专业课考了最高分,从而逆转了落榜的局面。那么,如果你想学习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应该向谁学习?
譬如:英语学得牛,确实是一大优势,但考研最重要的能力,体现在哪方面?如果是英语,那何不直接去招收大批的英语专业学子呢?各位考生不妨照此思路去琢磨你所参考的经验贴中,真实的分数数据。
此例只想说明:你备考在英语方面陷入困境时,应该去找英语牛人做指导。在专业课方犯了难,应该去找专业课牛人做指导。考生妄图在任何录取者的身上找到包含所有领域的绝对正确经验,多少有些异想天开。
有些时候,考生的眼光过于关注成功者的经验谈,而对一时失败的人为何失败的原因置之不理。成功固然值得学习与尊崇,但请各位考生不要忘记:
第一,任何一场考试对人才的遴选,都会充斥着大量的偶然因素。有人偶然高了分数线几分从而通过了初试,有人偶然差了那么几分,从而遭受残忍的淘汰。 尤其考研,有时真的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第二,从必然因素看,导致失败的众多因素中,是否也有一些可能是考生在自身在备考的过程会遇到的?如果你自身不曾发觉,听之任之,那你是否也容易重蹈覆辙?相反的,看到了别人尝试过的方法不合适,走过的路不正确,而你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法和套路,是否就可以在这一点上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走同样的弯路呢?
归根到底,小编只想提醒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多留一份心,切勿空信某些言论,切勿盲目跟风,踏踏实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套路,安心备考。考研,我们一起加油!
加入广外考研各专业微信交流群 请加微信号:gdufskaoyan / gdufsky(备注年份+报考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