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不是很火吗,“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都不愿吃学习的苦?”,灵魂拷问啊。提起考研也一样,大家都是吐槽它的“痛苦”。学习久了又累又孤独,早起真的好苦,不能玩手机也好苦。可是,不光是考研学习,就算是生活或工作,也会遇到很多痛苦和挫折,可是为什么许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而放弃考研,却不愿吃学习的苦呢?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经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古人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生活是对意外习以为常乃至压垮骆驼,主动学习就是选择去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生活的磨难可以倾诉,偶尔的超越了庸常之后,还能让人鹤立鸡群之感:而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会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
►学习的苦是非重复的
因为生活的苦是重复性的,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学习会一直拉扯你的认知边界,需要你主动思考,而且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的,不如生活的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毫无疑问,很多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上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选择短期利益
他们并不是在选择吃生活的苦还是学习的苦之间选择了前者,而是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中,他们习惯性选择了短期利益罢了。这也就是很多人虽然懂得很多道理,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比如说你结束了一天的图书馆学习或上课或工作后,按今天给自己立下的flag,今晚应该看一小时英语。但一想到今天自己累了一天,想到学习这件事,脑海中就有两个小人在说话,
一个说:今天都这么累了,还是先打会游戏,然后早点睡,明天早起精神好再去学习,不是更好么。另一个说:好呀好呀。然后玩到了预定的睡觉时间,又觉得自己精神很好,而且正在兴头上,于是那两个小人又开始说话,
一个说:难得这么开心,玩晚点没关系啦
另一个说:对呀对呀。
等到第二天早上,手机闹钟六点响的时候,不等那两个小人说话,自己主动就把闹钟关了继续睡,心里想道:妈的,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等到自己又重新回到办公室或教室,面对这份没有前途又没有钱途的工作,或面对辛勤努力的其他同学,又突然觉得这种状态很可怕,所以决心今晚回去看一小时英语。
等到回家或回寝室,想到自己今天累了一天,那两个小人又开始说话了……
这就形成一个很有趣的反差,你最渴望改变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忙着经历那种让自己不爽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但当时自己抽不出时间去改变,只能拖到后面;
而当终于有了时间可以去学习的时候,又面临着是要享受眼前触手可得的短期利益,比如打游戏,刷抖音,还是继续努力,去追求那份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长期利益。
有人习惯性地选择了短期利益,然后每天如此恶性循环,最后自暴自弃,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改变。终究,也就混成了庸人一个~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这些年来,看过很多同龄人在走他们父母长辈的老路,年轻时总觉得学不学习无关紧要,反正自己体力好得很,混口饭吃没问题。长此以往,终究是依靠出卖劳力度日,却从不思考更好的出路在何方。
茨威格曾在一本书中写到: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如果对人生能有所思考,他们终将明白,那些为了讨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往往是当年不吃学习苦的代价。
我们都不喜欢自讨苦吃,如果能通过学习和自我提升避免遇见生活中这些痛苦的经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
学习其实并不苦,苦的是早已被生活消磨掉了好奇心和敢于对未来抱有期望的勇气。
生活其实并不苦,苦的是那个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
20广外考研论坛交流QQ总群:421743100 加入广外考研各专业微信交流群 请加微信号:gdufskaoyan / gdufsky(备注年份+报考专业) 微信公众号:广外考研论坛(guangwaikao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