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就期待着有这一天了。我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经历了不少艰辛,信息不通,告求无路,有时近于绝望,知道其中甘苦。在我之后,难免还有不少同学像我当初一样。我把我的经验写出来,希望能对同学们有点帮助。我不想把成绩放在前面,招人注意,只好请同学们原谅。成绩说明不了什么。考上了也没什么好向人称道的。我运气比较好点。
首先说说我为什么考研。我本无主见,又不愿输于别人,看见别人考,也就想考了。这是一个原因。另外,我确实是喜欢读书的,不愿意出社会去工作。除了功利因素外,读书也自有读书的乐趣,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次去广外复试,把校园看了好几遍,环境很美,气氛也好,觉得很振奋,很喜欢,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我希望以后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不要辜负了。同学们在情绪低落之时,可以想象一下目标的美好,振奋精神。
再说说为什么选择广外。我平时读书较死板,孤陋寡闻,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有广外这个学校。当时,身边的一些同学专业、学校都选好了,已经开始复习。我心里一慌,就匆忙也选了一个。后来一连换了好几个,直到八月的最后一两天才决定考广外。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考上,不能失败。(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可笑,很难说什么学校一定能考上,什么学校一定考不上。我的同学中,有的因为怕考不上,临时换了考自己学校,结果反而没考上。)我考虑的学校中,较好的,有南京大学,也有较次点的,如人民大学,英语专业听说并不好,但招生似乎较多。但后来还是咬牙选择了另一个学校,英语专业也不算很好,却是自己喜爱的学校,一边还在犹豫不决,一边硬着头皮复习。到八月份,才忽然发现,该校招生政策已经改变,招生人数大减,只招几个了。我一下子信心全失,不敢再考了。因为初试即使过了,我面试甚差,复试还是很可能被刷下来。我既报定决心一定要考上,这样就太不划算。这时我才想到了广外。首先广外招生人数较多,初试过了,复试录取概率也较大。其次,当时(八月底)时间已经较晚了,我在网上找到广外往年的样题,发现初试不考文学、语言学,只考词汇、阅读、翻译与写作等,都是比较基础的,不用再看很多书,复习起来较容易。这时,我正在听任汝芬的强化班,但听不进去,心里一直想着换学校的事,我心理素质极差,白天吃不下饭,晚上整夜失眠。我犹豫了十来天时间,终于在八月的倒数第二天,就是我去实习的前一天晚上,决定下来放弃我梦魂萦系的那所学校,转而考广外。当时心里很痛苦,很愧疚,觉得自己半途而废,做了懦夫,抛弃了自己的理想。我写这段话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首先要把专业、学校选好、选定,趁早复习,不要像我一样,为选学校的事,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失却先机。
我本科为一普通一本大学,因为是英语师范专业,要去实习,九月和十月,去乡下一初中支教。我人较懒惰,一心难以二用,实习期间又颇认真其事,中间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带了很多书,结果都没怎么看。去的时候就很不情愿,但还是去了。回来已是十月底,回想起来,两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有点不相信。当时愤愤地想,再去考研,简直是创造奇迹。但我又想,奇迹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其实我也知道,这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现在,这个“奇迹”居然真的创造出来了。我想,这多少要归之于天意。如果我不自愿去乡下实习,就不致浪费这么多时间,但是我也不会选择广外,而是考的另外那个学校,现在的结果也大未可知。我多年气运不佳,或许真的是天可怜见,让我时来运转吧。总之,我现在很感激老天。我的签名“tqlw”就是“天其怜我!”之意。我希望我能对别人有所帮助,也是对老天的一点报答。我写这段话,是想告诉同学们,你们如果现在就开始复习,时间比我多多了,较我当时,已经占了不少先机,不要浪费了。也不一定要做什么,现在只要把正在学的学好,认真听讲,看看书,每天能有点收获就好了。所谓基础,也是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
下面说说我每一科的复习及考试情况。
政治 我高中时是理科的,政治没有基础,心里很着急,怕不及格,暑假时就跟同学一起报了个强化班。当时前后上了十来天课,但是因为心里正为换学校的事焦虑,没有心情去听。现在回想起来,听了也没多大用。老师没有讲得很细,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要自己把书一遍一遍地看,才能渐渐有点体会。但是那本教材却是很有用。上面划了重点,划了线的都比较重要,看的时候要多留点心。九月十月我去实习时,把这本书带上了,前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个部份比较仔细地看了一遍。十一月份起就整体复习了。我因为实习期间掉下了不少,回学校后,用几天的时间,别的事都不做,从早到晚只看政治,把整本教材看了两遍。记住了点东西,也有点体会了。因为不懂复习方法,此后的两个月里,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政治上,把书从前往后背,后来才发现,其中有很多辛辛苦苦背了也不会考的。大家应当引以为鉴,要有效利用时间,抓住重点,不能只顾背,背书的时间,可以留到后期,平时可以多总结下,多看看教材,看多了也就渐渐理解了。我没有看过以前的真题,很是可惜,大家应该看看,研究一下题型(五道大题,教材上五部分内容,基本上是按一部分出一题来分配的,这样就可知道不用背多少书,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其他的是选择题,考的是理解加细节记忆),看哪些内容已考过,可能不会再考,再筹划怎样复习。与我一起考研的同学,见我这么多时间都用在了政治上,都艳羡不已,说我好不奢侈。不过,用的时间多了,好处也是有的,到后期做模拟题时,选择题一般错得很少。考试的前天晚上失眠了,第二天精神恍惚,头昏眼涩,题也做得很差,一出考场就知道多项选择题至少错了两个,且都是平时绝不会错的。后来也不敢对答案了,估分在70分左右,实际考了75。我想,背了这么多书,也没有完全浪费,大题里还是派上了用场,除了第一道马克思主义理论题外,都做得比较顺利。现在想来,报班对我还是有用的,至少给我增加了不少信心,另外按教材复习起来也较有条理。同学们可自己选择报班或不报,强化班也可以不上,但教材应该买,正常复习,考70分以上,大概没什么问题。
法语 我的经历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是大三才开始学二外的,教材就是广外指定的参考书。但是老师讲得较慢,只讲了点入门的,主要还是要自己自学。所以,有些同学本科教材不同(教材不同的其实还可以两本教材结合起来使用,不过应以指定教材为主),或是起步较晚点,也不用担心,二外跟政治一样,大家起点不会有多大差别。我因为之前一直想考另外一所学校,用的是李志清的《新大学法语》1、2、3,八月之前,断断续续大致看完了一遍。但重点是语法及一些常用词的用法。后来就基本没再看。到了八月下旬,因为要换学校了,就用了几天时间,一口气把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看了一遍。同样,看的主要是语法和常用词。我看书时,习惯于在一段时间里只集中看一种书,效率高点,看起来也较快。但是看完了就看别的,断断续续,容易忘掉。后来九月份去实习,就带上了孙辉的简明教程,又大致粗粗看了一遍,十一放假回学校,集中又看了一遍。因为主要关心语法,这时基本语法已经会了一些,就专门用了几天时间,把课文抄了一遍,一句一句分析语法。(同学们不必模仿,因为很费时间,课文看看就可以了,有时间也可以读一读。)十一月实习完回学校后,有一天在图书馆忽然发现一两本法语方面的资料书,觉得很不错,就用了几天时间看完了,做了些笔记、摘抄。十一月下旬左右,才在网上花较高价钱买到09年、10年真题(往年真题现在都可在网上下载到,不必花钱费力去买,更不必等到那么晚,同学们应该觉得比我当时幸运些),这时看到原来会考书上的,就又仔细地去看教材。同时,又陆续在图书馆发现了些比较有用的参考书,主要是常用词跟语法之类的,跟教材配合起来使用。我把我看过的比较有用的书列举一些出来:
《法语常用词语学习宝典》白丽虹,王艳 天津大学出版社
《法语核心表达法活用手册》贾涛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这两本书,是我觉得最好的。一本是常用词用法,一本是常用语法,我看书时做了不少摘抄,但只记常用的,多了记不住,而且生僻些的未必会考。有些语法,教材上只随便提到,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有些常用词用法,考试时也可能会出,这两本书里都讲解得较详细。大家可去图书馆找找看,参考一下,看适用与否,不一定要买。)
《法语常用5000词汇近义词速查手册》戴剑安 黄雅琴 王芳雀 华东大学出版社
(书名为5000词,但我记下的,可能还没有500,我只记比较常用的动词、形容词、代词等及用法。)
《活用法语句型会话》 赵德恕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一共三本,大家尽量不要买,看图书馆能不能借到。我只看语法和例句。)
《法语常用动词介词搭配词典》韩祝祥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这是我今天在图书馆看到的,随便看了下,应该也还不错。另外是些别的书,比较杂,因为是考研后期才看的,有了点基础,看起来渐渐不是那么吃力了,同时,几本书对照着看,理解起来也容易点。)
上面说的这些书,同学们都不要急着去买,也不是一定要看。同学们尽量看些自己觉得有点用的。因为是二外,我们都没什么基础,有时间的话,书多看点,积累也多点,总不是坏事。我根据以往三年的经验,觉得广外还是喜欢考点课外的词汇及用法,10年阅读题里好多词我都不认识,题也就不会做了;11年选择题里,有些语法都不是书上的,要看些课外的语法书才会做;汉译法里有些词汇虽然常用,但较难,教材上可能没有,我因为平时较留心,还是勉强想起了一些。教材上的,可能会考在翻译题里。10年、11年好像都考了。动词变位我觉得很难,但好像一直没有考过。
法语是第二门考的,我因为上午政治考得太差,下午又险些要迟到半小时,进不了考场,心灰意冷之际,差点放弃不考了。拿到卷子,发现比想像中的简单多了,只用差不多一半时间就做完,结果考了94分。这一门考试,也成了我“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考试,以及总分。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教材虽然重要,但是全靠教材也是不够的,到了后来还是要看点课外的做补充,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参考书。有的同学又说,要把教材“吃透”,这一点我做不到,我想大家也会觉得为难的。教材后面的十几课,难度较大,有的地方可能还有些错误,我拿去向老师请教,密密麻麻的,老师看了也有些不耐烦。我觉得大家看看即可,注意语法和常用词。教材上其实有很多我也不会的,后面的词汇表,我还有许多词不认识,考试的那天中午还准备临时背背,但都没考,倒是课外记的一些词比较有用。课后习题我也没怎么做,主要看了下翻译题和语法题。另外,教材中语法较多较繁琐,学习来容易混淆,同学们应注意专门花点时间总结。有的地方我记不住,就用些特殊的办法。例如记国名的阴性、阳性,我用了“法印英中奥瑞朝”,“泌萄智墨巴,日越新加”之类,用了些平仄押韵的规律,读起来还是比较顺口。同学们也可以想些别的方法。
有同学问真题可不可靠。我看的是04年,09年,10年的真题,好像都有点问题。04年的填空题,一个空里好像可以同时填入多个词,不然没法做,但是题干里却没有说明。09年、10年,题目都明显有些问题,我拿去问老师,老师也是这样说的。我觉得题目出错的可能性较小,也许我们看到的“真题”真的有点问题。但我们只是拿来做参考用,也就没多大影响了。
基础英语 我想很多同学都觉得这一科比较难,我自己也觉得难。我们可以把试卷分析一下。一共四道大题,第一题是选词填空题,因为每空一词,每个词都用上,词形不变,有些词首字母还是大写的,表示可能用于句首,因此难度有限。考试之前我看了一两年的,觉得不是很难,就没怎么在意。但考试时,因为没休息好,过于紧张,精神不佳,还是有点不顺。在初试和复试两次考试里,我碰到同一种情况,都是词首字母大写的一个词,其实并不是用在句首,而是用在句中,类似于专有名词的用法。其实同学们做题时细心点,还是没问题的。我两次都用了很长时间做这道题,幸而在最后关头,都及时发现了问题(如有神助),抢回了几分。第二道题是改错题。我在实习期间看了两本改错书,一本星火的,一本冲击波的,因为久未练习,刚开始也要错很多,后来对一些常考的错误类型渐渐熟悉了,也就觉得不是那么难了。实习回来后没再怎么看,到考前才重新温习了下。这道题,我觉得同学们平时多练习,对语言敏感点,不会有很大问题的。不过,我做了一下前几年的一些改错题,有些还是不会做。11年考试时,也有一两个没把握,比如最后有个词不认识,又找不出问题,就把那个词胡乱改了。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星火、冲击波的那两本书里,有很多明显的错误,同学们看到不解的地方,不要尽信书上的。我曾看到有一年的专八改错题,两本改错书里提供的是两个不同答案,我觉得星火的是错误的。第三题是填空题,大家都觉得最难的。我看了以往的真题,上面其实有许多我现在还是不会做。今年的我觉得比较简单点,可能是我运气好。有同学说,要看什么GRE之类的词汇书,我在图书馆找了本,随便看了下,发现没多大用。我没有背词汇的习惯,平时也没怎么记,因此词汇量很小。到考研的前两天时间,才从同学那里借了本专业八级词汇,发现上面有很多词不认识,就赶紧抄了两三百下来,临时记记。但我有一点做得比较好。我在大一、大二时,把牛津词典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认真地看了一遍,做了不少笔记,尽管记的多是些常用词及用法,但从中受益匪浅。可惜这个习惯没有坚持下去,从大三起,就没记过词汇了,以前记下的也忘掉了大半。我从十一月到十二月,每天花一上午,把朗文词典也抢着看了一遍,可惜慌乱之中,功夫花了许多,却记不住多少,再做以前的题,还是不会做。我现在想对大家说的是:第一,这道题需要长期积累(从现在开始,就来得及,每天都积累一点),循序渐进(这也就是所谓打基础),考的词汇大多不是很难(偶尔也有些偏),一般只是用法有些差异,同学们阅读英文文章时可留心点,哪些词经常出现在什么语境,经常怎样使用。不一定要专门去背什么词汇。平时还应留意下一些动词变名词、肯定变否定的词缀。第二,这道题一共十五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整张卷子中,比重也不算很高,大家也用不着要每个都会,30分全得,因此每天分配一定时间即可,不要把时间全部用在这道题上,也不要因为觉得这一道题有点难,就觉得害怕,被吓倒。我自己不懂复习方法,做法(比如临时花大量时间盲目去看词典)很不可取,浪费了很多时间,大家要引以为戒。另外,我听说词选对了,形式不对还能得一半分数,不知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这样,大家也可以稍微放心了。最后是阅读题。这道题,我觉得好像难度有时大点,有时小点。我在考前几天做了09年的真题,发现阅读题几乎没有一个有把握,请个同学一起做,也说是这样。10年的也有点难,今年的比较简单,答案大多数都能在文中找到。我在实习期间,做过一本星火的《五大题源报刑阅读100篇》,一般也要错不少。回来后重新看一遍,时间不够,只看完一半。在图书馆找了本GRE,做了几篇,觉得难度比较一般,答案大多能在原文中找到,就没有再做。今年专业8级考试,发现自己阅读水平也极有限。同学们从现在起,定期做点练习,一定会有进步的。这一科我考了126分。考试时因为答案不确定,有10分答案没写上,到快交卷子时,才突然发现。我觉得是自己运气好。
翻译与写作 这张卷子一共三道题。第一题是归纳大意,给一篇文章,写一百多字的总结。我因为买到真题时间较晚,当时心里又焦急,静不下心来看,平时也没做过练习,考前几天才把09年的做了一下。同学们平时应该定期练习一下。今年的原文有点难,不好读懂,我打了两三遍草稿,用了一个多小时。题目上说,不能用原文的句子,但原文的用词、从句,还是用了些,不知有没有犯规。同学们早做准备,以防考场上不适应,不要像我一样,临时才看,这样太冒险。第二题是作文题。我去实习时,带上了两三本作文书,但可惜都没看,到了考试快近了,才想起要练习。我心理素质极差,本来反应就很迟钝,想要写三个论点,往往只能想出两个,心里一急更加乱了方寸,连两个都写不好,还记得曾用了整整几个晚上练作文,结果一篇也写不出。当时近于绝望。元旦那天,我在图书馆练作文练了一整天,对着作文书,写了七篇。图书馆自习室没有空调,很冷,我却颇感自得,因为渐渐地总算可以写出一篇有头有尾的作文来了。但是到了第二天再写时,又写不出来了。这是我心理原因在作怪。越急越写不出,写不出,也越加焦急了。到考试时,作文果然失利。我先做完翻译,时间还剩了一个多小时,作文却突然写不出来。眼看着时间几分钟几分名钟地过去,我只好胡乱地写下去,越写越没信心,越写越乱。结果也偏题了,因为是写信,格式错误,还差点没写完。字迹写得很潦草,写错字了用透明胶粘改,一急之下却撕了个洞。后来两页纸写不下去,就写到另外一页,补写在翻译题下面的空隙里,划了两根斜线,用汉字说明。(考完后才知道这会被视为作弊,我真要感谢阅卷老师,谢谢他们手下留情。)我写这些,是想对同学们说,作文平时要早点练习,从现在起,两个星期一篇也是可以的,养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套路,以防临时手生。作文60分,毕竟很重要。另外,我觉得老师对我们要求不会很苛刻,只要把意思说明白,语言地道点,格式完整,有头有尾,少犯些语法错误就可以了。这些对大家来说,应该不会很难做到。也许本来就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难。另外,我听说作文题打分时,36分(及格)以上的要占一半,48分以上的又占若干。如果真是这样,大家就可以觉得轻松点了。我的最高目标是45分,现在觉得大概40分不到。我今年考专八时,就不再像考研时那么紧张了,结果用了二十多分钟时间就轻轻松松把作文写完了。同学们要保持良好心态。
我看了几本作文书,觉得比较好的是常春藤的《英语专业八级作文指南》,里面的讲解一般,但是范文语言简洁、地道,思维也较特殊,有很多都写得很好,不像是中国学生写的。
我为考研而用在翻译上的时间算是最少的。考前只是把09年的英译汉做了一遍,没有做过别的练习。初试时的汉译英做得比较顺利。这次复试,算是第三次练习,汉译英也还满意。我自己动笔练习虽然很少,但是以前出于兴趣,却看过不少很好的翻译,一般都是文学翻译,也做了不少笔记,就是把翻译得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抄下来,再自己体会。我觉得学翻译,“体会”二字是很重要的,练习也许倒不必做那么多。有些常用中英表达,几乎已成了对等,见多了,自己也会了。我自己很喜欢一些简单、常用句子的翻译,特别是汉译英,觉得这样的翻译往往很传神,较能给我们启发。另外,我觉得回译(back-translation),尤其是汉译英,对我俾益甚多。我读了些英汉对照的书,汉语译文看上去较平常,但是反过来看,把汉语译文当作原文,把英语原文作译文看,有时效果就很不一样。我从高中时,就喜欢摘抄些简单、常用但又生动的英文句子,到大学里还有这个习惯。有些句子看上去很简单,也不难懂,但是我们未必写得出来。英美本地人能用3000个基本词汇,写出美丽的文章,讲生动的故事,我们虽有8千,反而作文还写不好。高中时读了不少《书虫》系列,做的笔记现在看来还觉得受用。大学里我还读这些书,同学笑话,说这是初中生、高中生的读物。到大三上翻译课时,我时时发现自己的译文,跟参考译文用词、句式竟一模一样,或者大致相近,才知道以前不为人理解的用功终于派上了用场。到了去年暑假时,因为有了一定积累,觉得汉译英上比以前不知不觉上了个层次。暑假期间再按原来习惯看了些名家的译文。实习时买了三本张培基的散文,结果到现在也只看完第一本,觉得语言不够流畅、地道,有些长句、难句的翻译显得还有些牵强、滞涩,一些习惯用法也有些过时了。当然,张培基的译文有很多地方翻译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实习回来就没再怎么看翻译,到了考研前一段时间,才把以前看过的较好的翻译书及摘抄的英文句子拿出来看看,以防临时生疏。
我虽然懒惰,不肯动笔练习,但是欣赏别人翻译时,常常头脑里先想想自己的译文,想想这一句自己会怎么译,再对照参考译文。这样还是动了点脑筋。时间长了,积累也多了,也常能发现自己所想的译文与参考译文相合。同学们适当练习是应该的,不要像我一样偷懒,但也许不必像有的同学说的那样,每天练一篇,要看多少翻译书,或者还要背诵别人的翻译。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决定要考研时,因为汉语水平太差,做英译汉时,写出来的都不成话,专门用了点时间去图书馆找了些名家作品来读,像沈从文的散文,叶圣陶的童话,杨绛译的《堂吉诃德》,等等,做了些摘抄,渐渐词汇、句式上都有了些进步。大三下学期论文写作课上,我的论文就是写的翻译,因此又去图书馆看了些翻译理论,觉得很有用。因为那时准备考的是另一所学校,到暑假时,把纽马克的两本翻译理论都大致看了一遍。理论不能直接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但是却能增加我们的认识,指导实践。同学们若时间充足,可以随便看看。
翻译与写作我考了108分。因为作文写得太差,分数比我想像中要高。
我把我看过的翻译方面的书列出一些来,大家参考:
林语堂译《浮生六记》(原文是文言文,考试不大可能,但译文甚好)
乔萍编《散文佳作108篇》(我在暑假前把汉译英部分差不多看完了,考试前一段时间又把这部分重看了一遍,觉得很多译文都译得很好,很认真)
巫和雄译《美国短篇故如125篇 英汉对照》(这本书是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的,从中受益很多,因为是短篇故事,原文语言很生动,译文也很地道。反过来看,当作汉英对照也很不错)
杨宪益译鲁迅散文及小说选
史耀华 Judith M.Amory 合译杨绛小说《洗澡》(这本书是我今年开学后才看的,原文语言很好,译文因为是中外译者合译,很简洁,地道,很多地方让我觉得大开眼界。我觉得算是真正的“文学翻译”。但书较厚,同学们不一定要看)
其他零散的有名译者的译文,如王佐良、沙博理,刘士聪(刘士聪的《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我把汉译英部分看了些,觉得较好。他译文不多,但是字斟句酌,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质量较好)等人的译作。
我补充一点:我读这些书大多出于兴趣,并不是专为考研。列出来只作参考,大家不一定也要看,更不一定要买。我自己就曾胡乱买过很多书,结果要么没时间看,要么看不进去。另外,翻译题每一小题才25分,比总结、作文比重都低,大家不能顾此失彼。从以往情况来看,汉译英大多为一般散文,没有明显的风格特征,意思为主,严格说也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我觉得我们只要译文流畅、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就不会有多大问题。我虽列了不少书目,只是为了大家好参考,我仍然觉得我们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时间去买、去看很多书,但是好书却要精细地看。另外,要用心,不一定要盲目地看书、练习。
我现在把我各科成绩总在一起,大家参考:
政治75 法语94 基础英语126 翻译与写作108 总分403 初试排名 4
写到这里,差不多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写得很啰嗦,这么长,同学们不一定看得下去。其实,我把自己的经历细写出来,是想告诉同学们,我考研过程中,也像你们一样这么迷茫过,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却得不到,顶着“自己不好好复习”的压力,每天上网,希望能碰到个考过的同学,求得一点指教,也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也具有你们所担心的种种缺点,复习得也不见得那么好,方法上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没有像有的同学说的那样要看多少多少书,也是这么不自信(我一连换了那么多学校,就是因为觉得难,怕考不上)。有同学对我说心理素质差,其实我心理素质也是这么差。考研的那几天都睡不着,饭也吃不下,每一场考试考到一半都要出考场用冷水浇脸。第一门没考好,绝望之际,第二门差点就不想考了。我各科不甚平衡,也没有很突出的,但还是考了400分,进了前几名。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同学们增加点信心,减少些压力。我因无人指教,走了很多弯路,方法上有很多不可取之处,有的我已指出,同学们要有所分别,引以为戒。
我很早就想过,我自己考研这么不顺,将来若考上了,一定要为后来的像我一样处境较不幸的同学做点什么。这次去复试时就想,我若失败了,只是我一个人的失败,成功了,我要对大家都有点用处。我感谢老天爷成全,也真心希望能对同学们有点帮助,算是对老天爷的回报。我把我QQ群号留在这里:421743100 大家若觉得有用,请加我为好友,我会尽量回答你们的提问。真的希望能看着同学们安安心心地复习,信心满怀地走进考场,去广外复试,再胜利归来。
我一人的经验、识见均极有限,希望考上的同学都能来给后来的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经验、心得,提供点帮助。
我是男生,大家称我为同学即可。我对别人也是这样称呼。“学长”、“学姐”,我觉得有些不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