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照书目] 26广外考研 | 法学学硕复试线+官方参考书+题型+备考经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0:4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一本院校。每年实际录取人数都比计划人数多、保护一志愿、复试无歧视、超高性价比......

广外的法学学硕怎么样呢?考试题型是怎样?该怎么备考?今天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考多少分才能上岸?
奖学金有多少?
目前,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最低可获得0.9万资助,累计最高超10万。

初试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30 法理学、宪法学
④ 808 民法学、刑法学

专业课参考书
630|法理学、宪法学
《法理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编写组,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法理学》(第五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宪法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宪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宪法》(第五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808|民法学、刑法学
《民法学》(上下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第二版
《刑法学》(上下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2版。

专业课题型&分值设置
专业课630(法理学、宪法学)
1、分值:150(法理学和宪法学各占一半)
2、考试范围:限于参考书目范围
3、考察方式:详见下一部分考试题型介绍

专业课808(民法学、刑法学)
1、分值:150(民法学和刑法学各占一半)
2、考试范围:限于参考书目范围
3、考察方式:详见下一部分考试题型介绍

上岸学张专业课备考经验
630法理学、宪法学
630个人认为考得还是比较基础的,只要有仔细认真地背诵,最后考出来一定不会差。广外的参考书有红皮书和马工程两种。同大部分上岸同学一样,这两门我都是以红皮书为主,马工程为辅的方式来整理学习的。

(一)法理学:法理学的性价比很高,150分的卷子里法理学占了90分,而且考的比较基础,很容易拿分。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看红皮书,后面为了方便理解还买了《张文显法理学笔记》和明德尚行法学学硕蓝宝书(这时候还只有早一年的版本,但我当时是有点急不可耐了)来辅助,自己则按着各章各节整理思维导图,为后来的背诵阶段做好准备。

具体而言,我把法理学的知识点按照《笔记》和明德尚行法学学硕蓝宝书的注解参考,依照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大分类自己录入电脑,整理成大篇笔记。8月开始,我用以默代背的方式进行背诵。11月,我把明德尚行的三份模拟卷都认认真真写完了——我认为做题最重要的是要有“体系化”,要从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联系到与它有关的各方各面(特征、构成要件、社会影响,还有具体实例之类)。做完之后,我自己对答案查漏补缺,并把这些作为新的背诵材料熟记于心。

(二)宪法学:与法理学一致,我同样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复习,搭建框架,画思维导图,根据教材《周叶中宪法学笔记》、真题和明德尚行法学学硕蓝宝书整理出背诵的重点,然后在暑假开始以默代背。宪法学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有不懂,可结合网上法考法硕课程促进理解——我看的是马峰老师的讲解,法考知识点本质上与考研相通的,对做题一样有帮助。
808民法、刑法
这一门通常考得比较难,相比于630,更强调理解的深度和创新的幅度。纵观广外历年真题,民刑总体难度中等偏上,不好对付。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务必稳扎稳打,绝不可有一丝懈怠。

(一)民法:用的教材包括马工程、明德尚行法学学硕蓝宝书。与630同样的道理,我仍然是3到7月看书,画思维导图。9月的时候开始以默代背。11月做了明德尚行的三套模拟卷,重点还是在于“体系化输出”;最后再把校对过的答案作为新的背诵材料重点记忆。

(二)刑法:用的教材包括马工程、明德尚行法学学硕蓝宝书。刑法的重点在总则,但是广外在23年和24年都各出了一道有关分则知识点的论述题,所以我们也要重视分则(当然我认为这比较好记,因为构成要件记起来很有条理)。同上述经验,我还是3到7月看书,画思维导图。11月还是刷模拟题,然后重点记忆这部分。

当然,个人认为,买课看课也不是必须的,只要自己能够充分理解就OK。但对于808这种难度偏大的科目,对于我这种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课程确实有巨大帮助。

我基础最糟的是民法(后面一看确实考得不甚理想),刑法还好一点。民法知识点我理解得不够到位,背诵也没有背很多,最后拖到11月才看完——差点没给后期压力搞垮了。但是,明德尚行法学学硕蓝宝书画的重点确实很有用,考试确实考到了。我刚刚好也就这部分记得比较熟,成了我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专业课为什么称为“专业”,就是因为它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拿下的,它要求我们拥有体系化的理解,能够从单一知识点联想到角度各异的方方面面。当然,专业课不背是肯定不行的——我背到十月底结束了第一轮背诵,之后就一直挑重点和盲点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关注微信公众号|2024年广外考研群|明德尚行教育淘宝店铺|手机版|电话:18819455115|广外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34083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798号

GMT+8, 2025-4-4 14:11 , Processed in 0.0573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Design By Gstudio - Creative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